【四季同行•雷锋家乡学雷锋】爱盟公益志愿
85次播放 ⋅ 0评论
8月10日上午,区民政局、区民政事务综合服务中心携手区彭埠街道王家井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清波街道劳动路社区联合招募10余名孩子参与本期“跟着地名游上城”系列之“芙蕖而立·宋韵上乘”主题活动。 “勾山里”的地名是由何来?“勾山樵舍”又有什么历史典故?带着种种疑问,我们齐聚在勾山里190号,跟随着老师的步伐,慢走在勾山里中,了解其中的地名文化。 南面的砖墙上一幅幅铜版画,是历史文化的介绍,“勾山里”因为清代著名学者陈兆仑读书与此,自号勾山,建了“勾山樵舍”。 “荷花池头”因谁而著名?是谁在这儿做了19天的知府?……带着对历史考究,我们走入了地名“荷花池头”。 有趣的环节一个也不能少,接踵而来的便是手工制作环节——《夏日芙蕖》。彩泥在孩子们的指尖翻转,经过揉、搓、捏、粘等一系列动作的雕琢,一幅幅《夏日芙蕖》美景引入眼帘,既结合了宋韵之美,又承载了地名印迹。 一处地名,一段情,讲好地名故事,做好文化传承。 |